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 ||||||||
| ||||||||
夏日的午后,扬大瘦西湖校区道路两旁的香樟树早已郁郁葱葱,老教职工宿舍楼有一半温柔地躲藏在香樟树的阴影下,隔绝了尘世,闭着眼睛安然呼吸,住在这栋略有年代感的杨福新教授亦是,他闭着眼睛休息,安然、恬静。 每次讲完党课——长时间、高强度、无间断,杨教授回到家便径直走向卧室,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期间不跟任何人说话,包括老伴。 谁曾想到,这位在讲台上激情四溢、涉猎经纬甚至是散发着光芒的教授已是80岁高龄,还是名癌症患者,并且心脏安装过两次支架。 他身患癌症和心脏病,却坚持为学生再作300场讲座;他是一名退休专家,却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他不富裕且需大量医药开支,却带动全家长年结对资助贫困学生…… 2017年5月2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来了几位“有故事的人”,杨福新教授便是其中之一。这是校关工委理论宣传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以“美丽人生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约”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对于现场同学提出的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粉丝”的政治教师的问题,杨福新教授说道:“做一名老师最大的过错是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哀是失去学生的爱。” 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爱是杨福新教授坚守三尺讲坛的不懈动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品学兼优的杨福新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本可以选择留京工作,享受优渥的生活,他却回到了母校——扬州师范学院,从事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教学与研究,一干就是50年。 牙床口腔手术康复后,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中共党史课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原扬州师院评为重点学科,教研室主任杨教授亦被评为学术带头人。
“你帮我们做到了……” “小马人生中一些大事,我们做父母没有想到的,你帮我们想到了;有些事我们想到则无法入手,你帮我们做了。”马永辉父亲在给杨福新教授的信中如是写到。 1995年秋,作为杨福新教授帮扶对象之一的小马,经济上享受着每月60元的补助,每年有四季不同衣物的补给,与此同时,杨教授不忘与之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每学期请他来家吃饭三次,于谈笑风生间碰撞思想的火花。 马永辉要去中学实习,杨教授二话不说,便把家中一件崭新西装和一块手表送给他;马永辉要考研究生,但外语基础较差,杨教授二话不说,将他插到外语专业班听课…… 小马也没有辜负杨教授对他寄予的期望。1999年,小马考取了安徽师大中共党史研究生;2002年,小马又考取了中央党校党史博士生。学业、婚姻、就业……在马永辉人生的不同阶段,杨老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陪伴。 不得不说,十年的师生情已使小马成为杨家的准成员,这种爱,超乎师生情谊,更似至亲笃好。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杨福新教授共结对资助大学生8人,累计人民币8万元。
“您是我十年来前进道路的设计师。” 两次返校聚会,相隔十年,这是时间的步子;由相遇到相熟,由感谢到感恩,这是杨教授与王敦琴的故事;由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由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这是王敦琴的蜕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1994年毕业10年返校聚会,王敦琴特上门请曾为她们讲授过《中共党史》课的杨老师在业务上指点迷津。 此后,多次恳谈、数十书信、无数电话,阅读文献和期刊、参加学术活动、共同探讨问题、参与科研课题,看似枯燥乏味,实则精心规划,脚踏实地,耗时虽久,却在最后来了一次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 其实,杨教授一开始是想鼓动王敦琴的丈夫——邵义祥读博的,“没想到让她抢了先”。 2004年毕业20年返校聚会时,她深情地对杨教授说:“杨老师,您是我十年来前进道路的设计师。”现为南通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张骞研究所所长的王敦琴教授还在信中写道:“这些年来,您为我操的心,花的心血,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感激。我会永铭在心,并像您那样工作、做人。” “争取讲满300场” 杨福新教授认为,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悲哀的,有理想而不实现的人生是遗憾的,有理想而逐步实现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他的确做到了。他没有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是在最需要提升自己的时候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在能够帮助他人的时候资助贫困生、提携中青年;在退休后仍心系下一代。 杨福新教授于1997年退休,2003年校关工委做出调整,杨教授作为唯一的退休教师代表与退下来的校院领导共同参与到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任校关工委副主任。 “调整后的关工委,梁书记就像司令员,何开选书记像政委,而我就像个参谋,负责出点子,我们就是关工委的‘铁三角’。” 诚然,杨教授的点子为扬大关工委这几年工作创新局面出了不少力。同时,他还利用自己专业特长,组建校关工委第一个专门工作队组——理论宣传组(讲师团),向全校学生生动活泼地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理论宣传组建立以来,在全校共作报告1000多场,听众10万余人次,其中杨教授到过所有8个校区、27个学院中的20个,作报告260多场。 “我年岁偏大了,能再讲二、三年,争取讲满300场,然后退下来,让年轻教授接我的班。”杨教授扶了扶镜框,神色黯然却又好似有光。
所谓教育,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它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杨福新教授便是如此。因为爱,他坚守在三尺讲台,一张嘴,一支笔,为一代代人的成长成才付出青春与韶华。 “每年都会有我的学生给我打电话或上门看望,感谢我曾经的扶助;但我明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慢慢忘掉这些,做我眼下该做的事——给大学生做些讲座和资助,助他们成才成长;每周给我的小孙子送去奶奶做的好菜、与他交流学习情况,他和哥哥姐姐们都是国家的希望。” 这,是一位温文尔雅、德高望重的老者在践行了多年公益历程后的心里话。付出爱与岁月为孩子们筑梦未来,我看到了他的骄傲,也看到了他的谦卑,他骄傲的不是桃李满天下,而是心系下一代,他谦卑的不是为霞尚满天,而是心系下一代。 他,是一个平凡的教书育人的教师,但他又是不平凡的,在名利与奉献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严谨治学,悉心育人,竭尽全力教书与扶贫。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而现在,杨福新教授悉心耕耘的大地上,硕果累累,它们又滋养着新生,静待下一次的丰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